
据新快报报道,近日一点金,上海的宝女士在接到粉丝投稿后前往某餐饮店进行探店。在和店员多次确认是菜单上88元的菜品后进行点单,但点单后却被店家上错菜,要求补270元差价。点单时88元结账变358元,此事引发网友关注。
\n据宝女士讲述,点餐时其反复确认是88元的海鲜煲才进行点单,点菜一小时后,店员却告知她下错单了,但菜已经做了需要补270元差价,而补差价时店员也并没有告知宝女士这道菜的具体价格。事后,商家解释称,点餐的店员是才来的,对菜单并不了解,且发现点错店里又没有活蟹,临时在外卖平台购买活蟹回来现宰的。宝女士还表示,在这次用餐过程中,她发现餐厅不止一次下单错误。10月8日,有媒体就此事联系到涉事餐厅,但餐厅并未回应。随后,涉事餐厅在其官方社交平台回复网友质疑时称,自身肯定有问题,需加强员工培训。
\n出门就餐,消费者既怕遭遇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货不对板,也怕遇到“价格刺客”一不小心掉坑里。在此次事件中一点金,消费者反复确认了价格才下单,商家上错菜,却要求消费者补差价,哪有这样的道理。既然是商家有错在先,没有理由让消费者为此买单。事后,商家又将责任推诿给新员工,更不是负责任的态度。
\n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,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与选择权,且商家必须做到明码标价。当价格成为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泥,消费者权益被忽视,最终受损的将是餐饮行业的生态根基。为保障消费者权益、规范餐饮行业经营秩序,职能部门可将就餐关键环节纳入监管范围,实现从点单、制作到结账的全流程追溯。消协可牵头建立、完善餐饮信用平台,将多次被投诉的商家纳入重点监管名单,与营业执照年审等行政监管行为挂钩。还可通过政务平台等完善纠纷快速处理机制,实现投诉、调查、赔付全流程线上闭环操作。
\n明码标价既是商家的经营底线,也是行业的生命线。唯有商家自律、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三管齐下,构建起透明的消费体系,才能让消费者安心消费,不再担心被“刺”。
\n上游新闻 时婷婷一点金
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